教育資訊

養成孩子閱讀習慣

孩子拿起書本就想睡覺,要他念書好像是一件苦差事,往往拖拖拉拉的。就算是好不容易念完一遍,卻又好像是完全搞不清楚自己念了什麼。老是要爸媽或老師在旁邊緊盯著,才可以將一篇短短的故事讀完,而且還要在旁邊耳提面命的,真搞不清楚是誰在讀書呢?

在臨床上,我們發現許多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往往在小時候都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相反的,過度依賴「電視」或「電腦」等視覺媒體來學習,讓孩子的大腦養成「被動」吸收知識的習慣,導致對於需要「思考」的閱讀,興趣缺缺,久而久之就變成抗拒閱讀的小孩。


【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與孩子是否可以有效率的吸收書本內的知識有關,研究顯示在有「親子共讀」習慣的家庭中,在閱讀策略的成熟有明顯較佳,在國中時期的學業成績也較佳。

閱讀並非是將每一個字念一遍就是閱讀,而是必須要在腦中反覆的思考與推論,並且與日常生活經驗相連結,才可以將文字轉換成自己的知識。

隨著電視和網路的發展,看書已經不再是知識獲取的唯一來源,許多孩子已經不再看課外讀物,導致臺灣兒童的「閱讀策略」逐漸的下滑。試想如果你一本書老是看不懂,反而看youtube影片比較方便,那又哪裡會對閱讀學習產生專注力呢?


【協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對於「閱讀」興趣缺缺的孩子,我們建議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式來協助孩子。


(1) 養成規律的閱讀時間。

閱讀習慣越小培養越好,如果可以,建議從孩子六個月以上開始,當然孩子要真得喜歡一起讀書,大約是在一歲至一歲兩個月時。請先從孩子有興趣的內容開始,讓孩子將閱讀和樂趣相結合,讓孩子從中喜歡上閱讀。請不要將「閱讀」當作是一項額外的作業,而應該是親子之間互動的潤滑劑,讓孩子可以跟你分享從書本中獲得的新知識,將可以增加孩子閱讀的動機。


(2) 培養正確的斷句能力。

中文閱讀是以「辭」為單位,而不是以「字」為單位。所以不僅僅是要「看」,更要讓孩子練習「念」,模仿適當的抑揚頓挫,將可以幫助孩子在閱讀時抓住重點。最初建議使用韻文或童謠,來幫助孩子練習適當的抑揚頓挫。請鼓勵孩子跟著你一起朗讀,千萬不要將這個工作交給CD,因為孩子是以「模仿」大人的行為來學習的,請將朗讀變成像唱歌一樣的有趣,孩子自然也就會喜歡上朗讀。


(3) 發展適當的閱讀策略。

閱讀並非是一個一個字仔細的讀完就好了,而是必須要預測、連結、推理、修正的思考流程,不然就算是讀完也不能懂,更說不上有什麼感受。在閱讀時,最重要的是在看完一段文章後,留下「猜想」之後作者或主角會做哪些事情,再繼續看下去。如此反覆「預測」與「修正」的過程,就會讓孩子對於內容產生「感受」,也才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很多時候讀得太快,對孩子閱讀並非是一件好事,這部分父母千萬必須要記住喔!請陪著孩子一起讀,一起猜,看看誰推理的比較厲害,這會讓閱讀變得更有樂趣喔!

其他文章
教育資訊

用「同理心」讓孩子分辨對錯

只有規則的教導,孩子也許知道這件事不該做,但是在行為上不一定能做得到,這是因為動機面的教導還需要同理心的涉入。


例如A小孩看見旁邊的B小孩有餅乾,A很想吃,但B就是不請他吃。於是A趁著B不在的時候偷吃了餅乾。在實驗時,我們問A小孩:「偷吃餅乾對不對?」A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再問A小孩:「偷吃餅乾是什麼感覺?」他會回答:「很快樂。」


A小孩的思維是:「除非我偷吃餅乾的時候有人在場,那麼我會被處罰。否則,雖然我明知道這是不對的事,可是我很想吃,我還是拿餅乾來吃。而且餅乾很好吃,我吃到餅乾覺得很快樂。」


A小孩也許沒有「自己的餅乾被偷吃」的情感經驗,所以他也無法同理B小孩的餅乾被偷吃了的心情。4~6歲間,孩子的道德情緒開始萌芽,對別人的處境會有一些同理心,這個時候家長在管教時,就可以進行情感的涉入。


例如,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還不小心弄壞,對方哭了,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把他心愛的玩具拿走了,還弄壞,他很難過,所以哭了。」有同理心的情感教導,幾次之後,孩子在面對誘惑情境時,認知上知道這件事不該做,情感上也會有罪疚感,才有辦法真正自我抑制不當的行為出現。

19/8/2022

查看詳情
教育趨勢

學習「成長性思維」,達到成功人生

臺灣過去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都是以「定型化思維」的方式來教育學生,乃至於我們容易在學業或者是未來生涯發展上遇到挫折與挑戰時自我設限,錯過與成功相遇的機會。「成長性思維」則是提倡人有無限可能,只要不畫地自限都有成功的會。以下就Hundley, H. and Brock, A.所提倡與駁斥的兩種思維做一簡單比較:


 


「定型化思維」的人相信,每個人天生擁有固定的智力與才能,因此會避免挑戰與失敗。我相信在我們過去的生活經驗當中,經常會聽到同學或朋友說:「算了!學不會就換別的」。類似這樣的話,當聽久了或者是聽多了我們就會慢慢的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學不會,乃至於想要放棄。教育學者也將類似的情形稱之為「自我實現預言(Self-Actualized)」,也就是說只要相信自己成功,就會成功;反之,如果自己都認為會失敗,那注定是以失敗收場。筆者國中時的同班同學(化名:小陳)就是受到定型化思維所影響,才會到目前都一事無成,小陳非常喜歡餐飲,很努力的考上了公立高職的餐飲科,沒想到這才是噩夢的開始,國中時偶爾做個小點心滿足大家的胃口還行,但是到了高職是受到專業訓練,小陳開始飽嘗失敗的滋味,不斷的萌生想要轉科的念頭,終於,不斷失敗後小陳開始認為自己不具有餐飲方面的才能而轉到普通科,之後讀到大學畢業進入私人公司當行政人員。


 


「成長性思維」的人相信,透過後天學習與努力,每個人都能有無限潛力,因此不畏懼困難,勇於嘗試。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認為,只要不放棄就可以不斷的往上爬,而且到達終點之前都有許多的未知與困難,他們也樂於挑戰。筆者的另一名國中同學(化名:小林)就是成長型思維的典範,國中時筆者和小林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但國中畢業後因為各自往不同的道路發展後顯少聯絡,直到近幾年才知道原來小林是某個電視歌唱比賽的常勝軍,這讓不曾聽過小林唱歌的我感到非常驚訝,於是開始關注小林,才知道原來小林一開始也是有被嫌棄過,甚至被認為不適合走唱歌的路線,但是藉由不斷的練習,慢慢的培養自己的歌喉與氣勢,小林相信自己並不是不能唱歌,而是缺乏練習,因此小林每天花了許多的時間練習每首歌的旋律與音調,最後終於一路破關斬將拿到冠軍,順利發行唱片。


從小陳和小林的例子可以發現,「思維」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臺灣的教育體制不斷的求新求變下,帶給孩子的始終是來自於保守主義的思想方式,安於現狀的中國傳統使得學生不敢挑戰未知而失去了發展的大好機會。然而,成長型思維是可以學習的,只要讓小孩從小開始練習,就能讓小孩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無所畏懼,正面迎向挑戰,讓失敗不再是可恥的代名詞,而是不斷精進自己並且邁向成功人生的墊腳石。

13/7/2022

查看詳情

Learning King

我們擁有經驗豐富和有耐心的全職補習或網上授課老師,可安排一對一或小班形式授課,切合不同中小學生的需求; 覆蓋科目包括中文補習、英文補習、數學補習和通識的必修科和其他選修科。還有普通話和英語會話班,全科補習等。絶對是你首選的導師配對網站和補習中介平台。

更多媒體

Copyright © Learning King